母豬難產時的應對措施,趕緊記下來
發布時間:
2021-09-26
母豬的難產多發生在第一胎的母豬,其主要原因可能是配種過早,雖然已經性成熟,但是身體發育并沒有完全成熟,產仔時產道狹窄骨盆的開啟程度不夠等等都是難纏的誘因。配種過早也有可能導致豬仔數量過少,因為首次發情排卵量較少,小豬數量變少,體積就會增大,小豬個體較大,必然會造成難產。另外妊娠期的母豬長時間被限制在狹小的圍欄里,缺乏運動,腸胃壓迫到子宮,或者夏季高溫季節比較肥胖的母豬對熱的應激抵抗能力較差,也可能會造成難產或產仔時間過長。
母豬產仔時,接產人員除了準備好必須用具外,要額外準備一根輸精管。當發現難產預兆時,應迅速注射兩只的伏前列烯醇鈉來促進生產。出現產仔征兆時,先不要急著用手掏,要用輸精管大頭朝前插入產道以探測小豬是否已經到達產道。并且無論是否到達產道,只要母豬一用力,肚子就會變鼓,這是接產人員可以穿著平底鞋站到母豬身后腳踩母豬的肚子施加腹部壓力,可以起到引產的作用。如果采取了這些人工措施還是不能夠順利產仔,那么就要開始人工助產了。
人工助產主要手段就是用手掏,但是是要有目的的去掏。掏之前需要用輸精管探查小豬是否已經到達產道,才可以下手,這樣可以減少手掏的次數,防止產道浮腫變得更加難產。用手掏的時候一定要速戰速決,摸到小豬的部位就趕緊把它拿出來。
相關新聞